由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謝靜國助理教授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沈惠如副教授帶領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央大學、臺北市立大學等各校教師所組成的「文學、藝術和媒體的全英文跨域教學」,於2023年8月3日,針對EMI教學經驗分享辦理線上會議。
本次會議旨在希望各位老師針對「如何進行EMI授課」進行分享及討論。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謝靜國老師認為EMI跟傳統英文課截然不同,不該專注於矯正本地學生的文法,EMI並非「英文課」(糾正學生發音、文法、介系詞...),這是必須讓師生都應該先有的認知。而是需要激勵學生開口說英文的勇氣,並且希望能夠跨領域對談,產生文化對話及碰撞的空間。
另外,針對EMI授課經驗與瓶頸部分,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陳思齊老師分享學生英文能力影響課堂進行與知識量的接收度,如華語碩士班學生雖相較中文系英文能力較佳,在英文閱讀上的能力與接收度卻仍然有限,在課程進行七八週時學生反映內容分量過多,且另外舉例過去在英國讀書時藉由媒體得知德國推廣全英語教學,但較中文母語者而言英語程度較佳的德國學生對英文的吸收程度亦只有65%,因此陳思齊老師認為在本活動中是否能探討出較有效率使學生接收的英語授課模式,如授課初期先以教師使用英語、學生使用中文的方式,而後逐漸加重英文的討論比例等等。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王怡美老師提出在開課時所面對的問題,在台學生與在美學生使用語言的方式不同,因此需要考量較傳統的詞彙要如何解釋等等的語言隔閡。老師分享自身計畫,先請學生熟悉專有名詞後方進行授課,減少學生解讀錯誤進而產生錯誤認知的可能性。
謝靜國老師則提出開課時應當使用多少比例的英文進行授課、EMI授課初始時易淪為翻譯課及特殊語境難以精確翻譯(如台語及台灣獨有飲食或文化)等問題,就教學方經驗而言,非母語者授課時應視學生比例調整英文占比,本地生與外籍生的比例為1:1且以小班制授課效率為最佳。對於英文程度較為薄弱的學生,謝靜國老師亦提出對策,認為在學生進行報告時留意該生狀況並適時提供協助。經過數年 EMI 授課的經歷後,當學生使用「台式英文」時不會進行糾正,而是選擇跟外籍生解釋台灣的用法。
陳思齊老師對於「2030雙語國家政策」提出疑問,認為國家用強制的方式會使學生產生牴觸的心情,一般學生在選英語授課的科目前大多有所考量、顧慮或是純粹勇於挑戰等想法,因此在推動上是否有鼓勵學生勇於以英文討論、開課前是否有較好的宣傳、課程應該如何設計以及具備效率性的授課等方法。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胡川安老師以他在美國、加拿大讀書的經歷為例,認為古典派對於用英語理解的抵制是無意義的,若是要以英文研究中文需要從整個體制上的根本重新建構,以西方漢學大學者而言,理解方式雖與中文母語者不相同,但是在成果上的成功卻是殊途同歸。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高維泓老師分享在外文系以英文授課時,學生也較抗拒非中文授課,但與中文系不同之處在於持續了數年後這種情形便漸漸減少。且所授科目內容包含18 世紀的英國地名或人名並非當今的英文發音或可能是由法文衍生而來,因此時有被學生糾正發音的狀況出現,因此認為雖現今推廣 EMI相較過去容易,然而老師們備課時需要多加留意陌生單字,一是較能使學生信服,二是能使學生正確吸收。
根據本次會議討論,老師們透過文化交流與異國經驗分享達成共識,認為EMI不該受傳統觀念束縛,對拓展教學視野與知識共享有了初步雛形。
本次活動回顧同時發佈於本中心臉書粉絲專頁,歡迎各位社群成員或參與活動教師轉發貼文,讓更多老師可以看到大家努力的成果唷,
本中心臉書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UEMITLC/